第三届结构设计

各系分团委、各班级:

     根据《福建省第三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细则》的通知,结合我校情况,为丰富校园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团队的团结合作,锻炼同学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当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培养动手动脑的创新思维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三届福建工程学院结构设计大赛。现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新源于实践  科技引领未来

二、活动宗旨:

第三届福建工程学院结构设计大赛旨在给全体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和激励同学们发扬3C精神creationcooperationcommunication(创造,合作,交流),从而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为将来成为学识广,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活动时间:

通知时间:326

报名时间:33147

赛前培训时间:48

展出与评比时间:515

四、活动对象 

福建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五、活动地点:

旗山校区文化广场

六、举办单位

主办: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委员会

承办: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七、活动组织要求

1、参赛题目

  质单跨简支结构设计、制作和加载试验。

2、参赛组织

   以团队方式(最多3人)进行比赛,团队由学生自行组合,班级,宿舍或是跨专业跨年级组合等形式不限。

3、参赛方式

   各参赛团队由331号开始填表格报名,班长在47日前统一收齐上交给负责人。515号下午两点整在旗山校区文化广场展出并评比。(如遇天气原因将改为室内)

4、参赛作品要求

见 附件1

5、活动负责人

裴宗文13489991650   解海乐15080462408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佳创意与制作奖若干名。

九、评奖方式

由专业老师进行评比得出一、二、三等奖(依据美观度、创新度及作品的结构设计等综合得出)。由现场观众参加评比评出最佳创意与制作奖一名。

附件:

1、福建省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比赛细则

2、福建省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结构模型加载台系统示意图

3 福建工程学院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报名表

 

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委员会                                 2010326


附件1

福建省第三届结构设计竞赛题及比赛细则

  竞赛题目

纸质单跨简支结构设计、制作和加载试验。

   竞赛内容
    设计局部承受静荷载的纸质结构模型,结构形式不限。竞赛内容包括:

1、结构模型设计

2、结构模型制作

3、结构模型现场加载试验

 、竞赛要求

1、参赛要求

1) 本校全体同学自由组队,每支参赛队由23名学生组成,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进行结构设计及模型制作。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作品命名应健康向上,突出特点。

(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竞赛期间不得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 结构模型制作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

模型制作材料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各参赛队伍不得使用非组委会指定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或比赛成绩。每队统一配发以下材料(培训时配发):

   a)白卡纸:白卡纸;

(b)白乳胶1瓶。

  2)模型制作辅助工具此处材料自备,不可体现在作品中

美工刀、直尺、三角尺、圆规、白纸、大头钉、大头针、纱线、大、小燕尾夹、蜡线等。

3)、模型技术要求
    

1)模型制作要求
   
各参赛队自由设计一纸质结构模型,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模型为单跨简支结构,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应符合设计与加载要求;

②结构模型计算跨径为600mm(支承圆柱体中心距离),宽度不超200mm(模型最大外侧宽度),模型整体高度限制为400mm以内(模型最高点与模型最低点间距离);  

③结构模型主体结构可以位于支点高度以上,也可以位于支点高度以下,

④结构模型必须提供承载平面,其尺寸须满足承载板的要求,模型的承载平面可以在模型任意部位,承载平面必须在支承平面以上,且必须注意加载设备的限制
   
⑤竞赛评委会在竞赛现场接受对参赛模型用材的质疑。凡经竞赛评委会现场检验认定,参赛模型用材超出竞赛筹备工作组给定材料的,一律取消比赛资格。

2) 模型加载台及其他条件(具体见附2

① 加载台不提供水平力限制;加载台的支点(圆柱体中心)跨径为600mm,其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水平自由滑动;

② 加载台支点平面离地面净空可调节,最小净空1100mm,最大净空1300mm,共三级,每级100mm

③ 模型承载板规格:加载承载板中心尺寸100mm,边缘尺寸120mm(模型长度方向),在结构模型宽度方为300mm

    ④ 承载吊篮系统重量为20Kg

 四、加载试验要求
  
 1、所有加荷过程由参赛选手亲自完成,如有需要,可请求工作人员协助完成,但工作人员不为加载过程中的任何结果(包括失误)负责。
    2
、加载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竞赛评委会允许的辅助工具。
    3
、每件参赛模型共3次加载机会,加载荷载由选手现场自由确定。加载只能单调增加荷载,不允许先卸载后加载。每级加载后,必须持荷20秒以上(不含20秒)方能继续下一级加载。此外,在同一级荷载加载过程中,每次加载砝码的间隔必须小于5秒。每个参赛模型最低加载荷载不能少于20Kg,最大加载荷载不能大于50Kg(不包含挂篮系统重量)。现场提供1-20Kg不同等级砝码!!!

4、参赛模型在加载实测过程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被破坏或失效:

1)荷载加上去后20秒以内(含20秒)模型坍塌;

2)模型竖向或横向最大挠度大于跨度的1/10,测量点为跨中部位最大挠度处;

3)模型尺寸不符,不能顺利放上加载台并完成加载;

4)竞赛评委会认为失效的其他情形。

  其它要求

(1)根据组委会要求制作的参赛作品提交后,各参赛队通过抽签确定作品的加载次序。

(2)比赛期间严格按抽签顺序进行,请参赛人员提前到场,未能按时参加比赛需提前向组委会申请并经批准,否则视为自动弃权。

(3)每组派二名队员安装作品,并在安装完成完毕后对模型加载。

六、竞赛评分细则
    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评分组成: 总分为100分,包括结构造型与体系、模型制作和加载试验3个方面。

1、结构造型与体系(15分)

按模型结构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评分。

2、模型制作(15分)

按模型制作工艺、制作效果进行评分。

在安置模型的同时,由一名参赛队员向评委和观众介绍参赛作品,然后回答评委提问。按现场叙述和答辩情况,由评委当场给分。

以上2项均在加载前评毕。模型尺寸及材料使用不符合设计制作要求的,或参赛过程中有其他违规现象的将直接淘汰,不进入加载试验阶段。
    3
、模型加载试验分(70分)
   
参赛结构模型加载试验达到S最大值者为70分;其他参赛模型得分=70
×(被评模型S/参赛模型最大S值)。其中,S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S=

          模型的最大承载力(Kg)

             模型重量(g×103 
       
(注:模型的最大承载力为破坏之前一级荷载,或限额内最后一次加载的荷载,单位Kg。以上计算值均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4
、获奖名次确定办法
    
根据各参赛结构模型的综合总评分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获奖名次,并当场宣布竞赛结果。

七、其它未尽事宜,由竞赛评委会研究决定。本竞赛规程由竞赛评委会负责解释。此细则如有修改或补充,将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