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孟庆国教授

一、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存在问题,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这样的供给规模远远超过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逐年严峻,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是,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社会提供的人才支撑明显不足,正在制约经济升级转型发展。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数量结构方面,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明显倒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虽然,我国在全球经济总量排名达到第二,但要成为经济强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实体经济,高等教育发挥着人才支撑的关键作用:一是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能力,二是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满足多元化需求。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变,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对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度的调整,有效激活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前后经历了多元化扩张――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的三大发展阶段,其改革的主导力量是中央政府,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效率、有效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不论是全球竞争力三甲国家,还是美、英、德这些传统高等教育强国,都遵循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及时依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和规格的需求,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管理体制结构上进行调整,形成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和良性互动。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
  本世纪的金融危机重挫各国的虚拟经济,而以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的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则应对自如,在其背后是科学的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应用技术大学对实体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应用技术大学立足高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是国家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重要教育支撑力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保障。二是应用技术大学在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升的同时,增加了这些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应用技术大学能够较好地给学生提供职业选择和就业岗位,有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四是应用技术大学有力地支撑了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五是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新技术技能,在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欧美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平均来看,目前已经达到80%的城镇化率。六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各国经济的稳步和快速提升。
   四、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用技术大学在各国的设立,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提升了国民受教育层次,更好地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诉求;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职业教育向高层次发展,提升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在大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上,冲击和变革了传统高等教育教学系统,强调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强调培养应用性人才,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强调应用性研究和开发,强调教育的融会贯通。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要转型发展,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高等教育要提供支撑和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危机及所表现出的结构性失调,更彰显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弱化。这些都明示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路径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切入点是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不论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还是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还是从人才培养的适切性上看,都亟需地方高校实现转型发展。 
  六、我国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即由于布局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地方经济发展极其不相适应带来的问题。办学定位盲目追求综合化,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科专业设置上脱离社会需求,科学研究中“重科学轻技术”,师资队伍建设重学历、重理论,轻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机制和制度保障。因此,地方高校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地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地方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以及地方院校发展的基础,参考国外的转型经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明确定位、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校企合作、开放办学。 一是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二是立足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三是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四是加强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的硬件环境建设。六是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七是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八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八、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尽快出台《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费投入、落实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落实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自主权、为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机制保障、制定针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评价体系、改革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在国家框架下开展“1+1”国际合作、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